新闻动态
春山如睡,湖水正兴,烟波浩渺,山色空濛。
▼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视频
01
重访孤山,九秩梦寻
Revisit Solitary Hill
1928年3月16日,国立艺术院在西子湖畔正式开课。1929年,第一代美院师生欢聚一堂,于孤山罗苑的校舍拍摄了一张大合影,成为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经典图像。
90年后的同一天,500余名中国美术学院师生重访国立艺术院(中国美术学院前身)旧址,拟照当年国立艺术院全体师生集结孤山的经典合照,完成一次跨越90年的影像拍摄,集体重温学院历史记忆,传承「孤山精神」。
▼1929年国立艺术院全体师生集结孤山拍摄的经典照片
▼2018年中国美院师生500余位相聚西湖孤山的合照
在2018年4月8日举行的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庆典大会上,《重访孤山》纪录片正式首映。
▼《重访孤山》纪录片横板
▼《重访孤山》纪录片竖版
02
跨越90周年的时空对话
Revisit Solitary Hill
春风拂面,美术系的学生在湖边写生,音乐系的学生在教室里弹唱……那正是蔡元培先生所设想的场景。
1927年,蔡元培决定办一所国立艺术大学,关于校址,他认为「莫过于西湖」。次年春天,国立艺术院创建于西湖。没有校舍,以一个银元为租资,向蔡先生爱徒、国立第三中山大学(浙江大学前身)校长蒋梦麟租借西湖罗苑,以解办学之急——其旧址,便在如今平湖秋月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旁。
▼孤山西湖美术馆外蔡元培与林风眠塑像
1927年3月16日,国立艺术大学开学。之后,全体师生拍摄了一张大合影,成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经典图像——80余位师生立在山水之间,建于湖岸的哈同花园校址宛如一艘巨大的画舫,浮游在湖面。
80余位师生不会想到,90年后,又复刻了这一幕——他们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500余位师生——国立艺术院,便是中国美院的前身。
▼活动现场
重访孤山,九秩梦寻。由此,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。此次拍摄活动,中国美术学院共组织孤山时期的老教授、在职教授、在读研究生、来自32个国家的留学生等共计500余人一同重访孤山,拍摄现场沿平湖秋月至浙江博物馆正门一带原校址的临湖区域,面朝东南方向列队合影。
▼水上摄影
摄制组运用十余艘船、无人机等进行水上摄影、航拍摄影,多手段、多角度、多机位拍摄记录本次活动的全过程,完成一段跨越90年的时间影像。
03
一种传承不息的孤山精神
Revisit Solitary Hill
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林风眠为学院提出四句口号:“介绍西洋艺术;整理中国艺术;调和东西艺术;创造时代艺术”,号召学院以创作“新时代的艺术”为己任。这也成为了中国美术学院学术脉络的起点。
从“以美育代宗教”到“为振兴民族艺术战”,这种从艺术角度唤起中华民族的民族性、担当中国文化的复兴、美育当代社会的使命为最终目的的精神,深深地烙在了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代代传承的心里,成为了一种融入血脉的“孤山精神”。
▼活动现场
中国美术学院90年的发展历程中,数迁其址,几易其名,却始终秉承着这种“孤山精神”。“孤山精神”在今天,被这所学府发展为一种文艺复兴的使命担当,勇立潮头的先锋意识,艺理兼通的哲匠精神,人文湖山的诗性气质。
▼活动现场
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表示:“中国美术学院是新文化运动的产儿,在建校90周年之际,除了庆祝,还要回望来路,聆听历史的冀望与回声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影像行动,再现这一中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第一个核心现场,向蔡元培、林风眠等建校的一代先贤致敬,完成一次跨越90年的时空对话。同时,更希望师生们通过此次活动,重温‘孤山精神’,重温先师的教诲,回溯激流成长的历程,能够坚守初心不忘使命,始终带着文化复兴的理想和自觉,推动社会美育的使命和责任砥砺前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