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青山行不尽 | 唐诗之路艺术展

鸣棹下东阳,回舟入剡乡。 青山行不尽,绿水去何长。
2021年12月
青山行不尽 | 唐诗之路艺术展

青山行不尽 | 唐诗之路艺术展

鸣棹下东阳,回舟入剡乡。 青山行不尽,绿水去何长。

 

 

鸣棹下东阳,回舟入剡乡。

青山行不尽,绿水去何长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《舟行入剡》唐·崔颢

 

 

▼唐诗之路展馆成片

 

重返浙东唐诗之路

这是一条贺知章、皎然、寒山子、罗隐、方干等走过的路,也是一条李白、杜甫、王维、白居易、孟浩然、韩愈、刘禹锡等游历过的路。

这条路始自自钱塘江畔的西陵渡,沿浙东运河,至绍兴,经曹娥江,南溯剡溪,过嵊州,到新昌,南行至天姥山,最终到达天台山。其支脉向东经四明山延伸至宁波以至海上,西南向诸暨、金华。

这条路被称为「浙东唐诗之路」。

 

▼青山行不尽——浙东唐诗之路地图

 

「唐诗之路」的概念于1991年由绍兴新昌县的唐诗研究者竺岳兵先生正式提出,1993年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定名,迄今考证出唐代400多名诗人,在这条道路上留下了《全唐诗》有载的1500余首诗歌。诗人之游,有年少壮游、有中年贬谪、有告老回乡,有出仕、有隐居,有游山、有问水,有思古、有访道,在一条山河人生的驿路上出入行止、唱和不息。

 

用脚步丈量,用文艺创新

12月27日,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、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参与举办的「青山行不尽——唐诗之路艺术展」在浙江展览馆开幕。

▼「青山行不尽——唐诗之路艺术展」展览现场

 

此次展览以唐诗与唐诗之路作为行走起点和对话对象,通过实地调研「浙东唐诗之路」,联通文史研究、艺术创作与展览展示,通过重返中国人诗性心灵的核心现场,重构诗心与世界的交互情境,重启酬唱与共情的感通创作。

展览共展出作品近200件,涵盖中国画、书法、丝瓷茶、版画、摄影、设计、声音艺术、影像、交互装置、多媒体展演等20多个门类,探索「文史研究+文艺创作」的全新跨界合作模式。这不仅是围绕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」这一主题的文化新实践、新出发,这也是浙江的一个创新。

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团队沿着不同路线,用脚步丈量「唐诗之路」,深入当下现实,探寻名山大川、小镇古村、公路乡道、民风民俗,行程数千公里,随即展开一系列围绕于「唐诗之路」的研学、创作、设计、策展等活动,精益求精,发扬唐诗之路文化。

 

诗画山水,尽展新意

山水:唐诗辞典

 

总有未被思索的事情

使人望向无边的天际

瞳孔里堆满高山,枯井里堆满灰尘

在人走过的路径上,今天就是当时

——《眼前的空洞》肖遥(王良贵)

 

▼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现场

 

著名影像艺术家高世强创作团队的作品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由唐诗指向作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生活空间「山水」,以及相应的创作与审美方式「卧游」。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以影像与装置为形质,以时间与空间为载体,搅动山水的诗意,在唐人诗句与古今山林间,共铸空间影像的诗意现场。

 

▼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创作集体

 

高世强带领其空间影像研究所的青年艺术家们,跋山涉水于浙东唐诗之路,成了这片诗意现场的「创作前提」。就是在行走的过程中,与「集体创作」相区别的「创作集体」中,他们面对唐诗之路这片古今山水,产生了崭新的生发。

 

▼高世强团队在山林间拍摄所得的影像素材

 

高世强老师认为,当下即使是在相同地域的山水,也已不再是古典意义上的山水。想要求证古典山水的「惊奇感」,很可能只有在深山老林之处才能寻到。因此,对山水作品的欣赏和「卧游」应发挥作用,连通古典的审美体验,恰如李白诗中「梦游」的元素形成的强烈感性体验——唐诗对艺术作品的启示作用是巨大的,例如李白的山水观就与当代流行的山水想象截然不同,对李白而言,山水为求道之路,因古浙东山水有莽荒之气。古今山水不同,但同归于山水精神,敞开向深邃的宇宙观。

 

▼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现场的装置,刻有李白等诗人的形象

 

装置上的绘画部分,是高世强团队与国画院、版画系在读和已毕业艺术家合作完成的。曾经想用立式的摆置方式,让观者和李白这样诗人的形象重叠,形成直接的对照关系。但由于展厅空间的变化,最终选择让作品平面放置,令观者在走入展厅时产生‘俯瞰山水’之感,而这也符合了中国画山水传统中高远、平远、深远的关系。山水装置有明有暗,是以国画山水的比例所进行的现代化改造设计。

▼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现场   肖遥(王良贵)诗行

 

展厅两侧墙下斜倚或横陈的,则是当代诗人肖遥创作的诗行,这同样形成了一种映照关系:肖遥老师在产生诗意的时刻写下这些句子,创作团队捕捉影像、组织结构出一个空间影像作品,去回应唐朝诗人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的诗意时刻。

 

▼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现场

 

在对古今山水感知和创作的差异上,高世强提到唐诗中包含了唐人在面对自然山川时的一种应激反应,因此这次创作,需要将今人还原到与山水的互动过程中去。

 

▼高世强团队拍摄创作时的山川雾色

 

对创作团队而言,「唐诗之路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契机。高世强对我们强调,此次是与「集体创作」相区别的「创作集体」。参与其中的青年艺术家,都是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影像创作,但又都是共同地工作、探讨。

 

 ▼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现场

 

 

 

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之间具有异质性,也有共通性——他们都在寻求自己眼中山水里的诗意。所有的影像创作,最初都是从唐诗的关键词出发,寻找中国文化中的诗意起点,从而发掘出超越唐诗的时刻,再到山水间寻求诗意。每位艺术家在结构里面要寻求自身的差异性,比如通过文化漫游来看中国人的文化形象;再如将影像进行镜像翻转,使得自然之物更接近其他的意象;又如诗歌创作与影像创作间的互动关系,从自创诗歌出发来捕捉影像。

 

这次「青山行不尽——唐诗之路艺术展」通过各种媒介、通过形形色色的载体呈现出艺术家们的所见所思和感受。谁道青山行不尽,更向青山深处行。我们的大好河山是无穷无尽的,我们的诗情画意也是行不尽的。

 

「浙东唐诗之路」曾是一个上演时间持续数百年的文化创造现场。那些千载之前,在一方山水和尘世之中的行旅之人,面对自然天地、人事代谢,留下的吟唱、咏叹,流传至今。而今日的「浙东唐诗之路」,则更突显出其浙地人文与风物传统。「山水以形媚道」,抚今追昔,在向传统发问的过程中,文史研究者与艺术创作者们,也在激活传统、延续传统。

 

▼《山水:唐诗辞典》现场